1、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④废除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了“二十一条” 3、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青年学生起到先锋作用 C、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4、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A、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二、材料解析 1、“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条陈请回答: (1)材料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 (2)材料中的“伪说”指什么? (3)材料中的“近因”是指什么事?与所谓“远因”是否有关系?说明理由。 (4)北京大学创办于什么时期? 2、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D 二、材料解析 1、(1)五四运动(2)宣传马克思主义(3)近因指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有关系,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4)戊戌变法时期 2、(1)工人阶级(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3)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 活动背景: 值此建国六十二周年、“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通过一些列活动增强团员们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团员青年“爱国,进步,科学”的思想建设,全面履行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发挥团组织服务社会的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爱国活动。 活动摘要: 活动一:筑起我们的祖国,筑起我们的未来——爱国拼图 活动二:“弘扬五四精神,促进工商学子成才”——09物流3班五四爱国讲座暨团日活动动员大会 活动三:展现团员活力,激发奋斗热情——环游徽园 活动目的和意义: 1)通过这次团日活动,能让加强同学们的交流,使得同学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彼此间的友谊,激发活力。 2)通过此次团日活动,促进基层团员的爱国热情,为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学的人才而自强不息。 3)通过这次团日活动,能够激发学生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激情,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传承爱国斗志。 4)通过此次团日活动,激发本支部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动员鼓励本支部团员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信念,发奋学习,锐意创新,自觉奉献,奋发成才,自觉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奉献力量。 组织类型: 团(总)支部 组织单位: 09物流管理3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 xx年4月 参与人数: 44 活动成效: 针对本系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调动本支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同时响应团总之关于“弘扬五四精神”的爱国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校内校外活动结合的主题团日活动。校内活动主要针对本学院学生开展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的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校外活动主要开展关于激发支部团员青年的活力以及青年志愿者的爱国奉献精神。通过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的结合,让大学生感受五四爱国精神,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体验前人的爱国精神,激发活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媒体报导: (1)激发本团支部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奋发图强,为祖国奉献力量。 (2)通过学习五四精神,动员和鼓励本团支部团员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信念,发奋学习,学会创新,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3)提高本支部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立志成才,为祖国出力,为我校出力,增强团员青年的信念,为做一名共青团员而自豪。 活动一筑起我们的祖国,筑起我们的未来 ——爱国拼图 11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初二历史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五四运动的爆发、结果及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五四运动表现出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空缺)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1919年,___________________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 (1)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2)地点:_____________ (3)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除国贼”、取消“________________”、反对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签字、惩办卖国贼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主力: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________。 (2)主力:_______________。 4、结果 (1)释放__________________。 (2)罢免______________等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__________________》上签字。 5、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2)标志: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小组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2)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3)组织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_______________的召开。(1)时间:___________年7月。 (2)地点:__________、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3)代表:__________等13人。 (4)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_______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的大事。 (2)使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记忆以上知识点,看那一个组记得又快又准 整合知识:见同步训练37页,整合记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2“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同步训练38---39页 〔爱国诗歌:藏克家《您是》〕 您是泰山的顶峰, 崇高又坚硬; 您是冲过三峡的长江, 汹涌奔腾, 一想到您六十一年的形象, 耳边呼啸起骤雨狂风, |